地址:湖南省湘潭市下摄司潭下路2号
电话:0731—52810607、52810619
邮箱:hndqzy@sina.com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就业渠道,推动汽车工程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珊、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负责人欧明文以及专任教师全松组成企业调研小组于5月12日至14日赴三花智控(绍兴)以及零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金华)进行访企拓岗调研。同时,向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学习如何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
调研企业有三花智控有限公司(绍兴 )和零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金华)。
调研发现,两家企业均对技能型人才的复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三花智控在热管理系统研发与生产中,强调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如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组件)的实操能力,尤其是工业自动化设备(PLC、工业机器人)的调试与维护技能。零跑汽车则更关注智能驾驶系统以及整车的装配调试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企业对岗位适应性提出明确建议:一是需加强学生对行业前沿技术(如热管理集成化、智能驾驶L2+级功能)的认知;二是需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如电池Pack故障诊断、电控系统参数优化)。此外,两家企业均提到,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团队协作、跨部门沟通以及一些常用的电脑软件等软技能上存在短板,需在教学中融入更多项目化、场景化训练。未来,我院将依托两家企业的技术资源,探索“教学—研发—生产”一体化合作模式,重点培养适应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调研学校有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以及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两校专业建设均以“产业需求导向”为核心。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向,构建了“基础理论+场景化项目”课程体系,例如将智能驾驶感知系统(如激光雷达标定、多传感器融合)等企业真实任务融入《智能汽车技术》课程,并依托校内“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中心”开展模块化实践教学(如ADAS系统调试、车路协同仿真)。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则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领域,通过校企共建“动力电池检测中心”和“电驱动系统装调工坊”,将电池Pack安全测试、电机控制器故障诊断等岗位技能要求直接转化为实训项目,确保学生能力与产业链中高端岗位无缝衔接。
两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均强调“双师型”能力。杭州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教师驻企研发+工程师入校授课”模式,推动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如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优化),同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等核心课程教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则建立“教师技能工作站”,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完成1项企业横向课题(如电池热管理能耗优化),并将成果反哺教学案例库,实现“技术研发—教学应用”闭环。
校企合作层面,两校探索了差异化路径。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与本地智能驾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设“智联汽车定制班”,学生从大二起进入企业轮岗(如算法测试、数据标注),毕业设计选题全部源于企业实际需求(如自动驾驶场景库构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依托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优势,联合零跑汽车等企业开发“岗位能力认证体系”,将企业技术标准(如电池系统装配工艺规范)直接纳入课程考核,并通过“技术导师制”为学生提供贯穿实习、就业的一体化指导。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深化了校企双向赋能机制,更为市域联合体产教融合生态构建提供了创新范式,通过实践导向的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人才根基。